《波兰!波兰!》读书笔记

** 从王国到亡国
波兰位于德俄两国之间,地处东欧平原要冲。在中世纪本是欧洲强国,曾经建立过从海到波澜壮阔的海(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庞大国家。占领日耳曼人的东普鲁士、占领俄罗斯人的莫斯科。翼骑兵驰名欧洲,在杨三世的带领下击败奥斯曼人、解维也纳之围。中世纪以来,经济上受限于大庄园农奴制,政治上受限于“自由选王制”、“自由否决制”、国力分散,无以成军。与此同时、三大邻国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通过实行中央集权改革,进入开明专制阶段,国力愈发强大。与此对比,波兰贵族阶级内斗不休。最终“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遭到了被瓜分的命运。
1772年,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第一次瓜分波兰。1793年,三国第二次瓜分波兰。1795年,波兰灭亡。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完,德意志、奥匈、俄罗斯三大帝国崩溃,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波兰借“民族自决”和“欧洲均势”两大潮流,重回欧洲民族之林。
可惜复国之后,波兰统治阶级还是想要“从海到波兰壮阔的海”的庞大国土。于西,借助巴黎和会,取得但泽港、形成波兰走廊;于东,挑起波苏战争,想重夺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结果法、英、美不可恃、德、俄不可欺,二次大战的序幕就是波兰再次亡国。
** 从亡国到复国
可是诚如波兰国歌所言——“波兰没有灭亡”。在西波兰流亡者参加盟军、在伦敦、在北非浴血奋战;在东波兰人组织波兰第一军,在苏军效力;在本土,更是组织了可歌可泣的1944年8月1日华沙大起义。二战期间,除了死于种族灭绝的300万波兰犹太人,信仰天主教的波兰人死了300万。同样亡国的捷克斯洛伐克死亡10万人。什么叫英勇不屈的民族?这才叫英勇不屈的民族。
在雅尔塔会议上,“欧洲均势”和“东西对立”又一次主宰了波兰的命运。波兰太重要了,它的领土不能交给波兰人决定。波兰领土依据1919年边界整体西移。——我总觉得,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这句话特别显得没有知识。在威斯伐利亚体系下,哪有什么自古以来的领土。
幸运的是,这个领土划分保持到了现在。有了核武器和全球化,世界终于进入了稳定时期。和平终于属于了英勇不屈的波兰人民。
由于本书杀青之时,正是“新欧洲”、“老欧洲”论甚嚣尘上之际,作者从局外人的立场,也指出了波兰的一点隐忧。在东向衰落的俄罗斯耀武扬威,在西又不和德国一条心,却去结交美国大佬。“远交近攻”那是大国的策略。作为小国,还是睦邻友好为佳。否则的话,既容易成为邻国忌恨的对象。(捷克斯洛伐克也被波兰趁火打劫掉切青地区),又往往会被大国当枪使(拿破仑就挟持波兰人为其火中取栗)。从自身利益出发,好像得不偿失。
** 除了政治、军事与外交外的其他内容
由于本书是西西河(cchere.cc)两位历史爱好者的作品,侧重于政治史、外交史和军事史。在文化方面,本书重点谈了天主教的巨大力量,比如在123年亡国期间保存民族特性。比如波兰籍教皇成为团结工会的精神支撑。其实,波兰人作为一个民族,除了上马打仗、下地耕田、向上帝祷告,还有很多长处。比如说,数学特别好(当然俄国人和德国人的教育体系起了很大作用)。出过极其有名的钢琴家和化学家(当然,法国的培养不可抹杀)。是有长处,值得自豪的。
但波兰杰出人物最为显著的特点性格比较耿直,而且比较骄傲。经常为不靠谱的朋友两肋插刀,结果被不靠谱的朋友两肋插刀。比如读完本书,我最敬佩的人物是东布罗夫斯基。他本是波兰贵族,最终走上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道路。1871年积极参加巴黎公社运动。在革命开始他就指出,要紧的不是选举之类的工作,要紧的打败梯也尔的马赛军。作为客将,他没有“不用己言、一走了之”,最后担任了巴黎公社的武装力量总司令。期间法国人质疑他的忠诚、多方制肘,他最终以牺牲回答了这样的侮辱。确实称得起英雄。
** 两个历史问题的解释
本书介绍了作者对于卡廷惨案、苏联人未曾援助1944年华沙大起义的看法。
对于卡廷惨案,本书描述了苏共当局从收编不成到屠戮精英的政策转变。在1943年,屠戮现场被德国人发现后,从匆忙抵赖(“此处本是考古队发掘现场”——“是德国人干得坏事”)到无动于衷,最终承认罪责的全过程。并且从苏共政权属性,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波兰统治阶级的仇恨入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要的对立面就是波兰人),解释了为什么苏共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可惜的是,MH17航班失事事件上,我们又重新看到了这样的路数。可见哀悼历史容易,接受历史教训困难。
对于1944年苏联未援助华沙大起义的问题,本书作者认为除了政治上,此次起义既反德又凡苏之外,在军事上,苏军确实到了强弩之末,没有办法再往前踏出一步。同样发生在1944年8月爆发的斯洛伐克起义,由共产党领导,苏联同样没有能力帮助它取得成功。按照《雅尔塔》这本书中对苏联的指责看来是站不住脚的。
** 进一步阅读的想法
本书简要介绍了世界岛理论,而中东欧平原上纷争不断,也往往被认为是地缘政治学的重要课题。我现在感兴趣的是,处在德、俄两大强权之间的民族还有一些,比如芬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从17世纪到20世纪中叶,这些国家是怎么熬过来的?作为中国盆地的居民,我很想学一学。落后就要挨打是不错,但打轻打重还有周旋余地。

此条目发表在读书笔记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