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明15讲》简要笔记

#引言

《欧洲文明15讲》是陈乐民先生在北京大学讲课的讲义整理稿。陈乐民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原所长。他于2002年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为本科同学上了这一门《欧洲文明史论》的课程。后相关人士将讲稿整理结集,出版了这本书。本书保留了课堂讲授的原貌。一方面,有些重点内容反复申说;另一方面,每篇之后有课堂提问的问答。所以一方面是前辈学者深入浅出地带领学生一窥欧洲文明堂奥;另一方面也是后学孜孜以求真知。教学相长,让我十分羡慕。

 

这本书更有意义的地方在于,陈先生在本书中列出了大量的参考书目,从《the western heritage》、陈衡哲先生所著《西洋史》开始,共有三十多种。对于想系统学习了解欧洲(西方)思想意识的人是有很大帮助的。

#本书的主要内容

##内容提纲

本书主要从思想史的角度提纲挈领地讲述“欧洲何以为欧洲”。与此同时,作者念兹在兹的也是“中国何以为中国”。至于后一部分,因为陈先生是温文尔雅的学者,谈论的十分含蓄。所以主旨还在“欧洲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兴盛”。陈先生是分如下几个阶段讲这个问题的:

(1)两河文明——文字的出现;

(2)希腊——民主制度的雏形、科学传统的建立;

(3)罗马——法律制度的建立、希腊罗马文明的扩张;

(4)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建立、社区的形成、礼仪礼貌的建立;

(5)基督教文明——在神学中孕育哲学、理性主义传统的建立和经验主义传统的建立。逻辑学的发展

(6)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的回归和发扬;

(7)宗教改革——摆脱一元化的意识形态,每个人用自己的头脑去崇敬上帝;

(8)启蒙运动——崇尚理性、科学,反对愚昧专制。

(9)光荣革命——大宪章、君主立宪、圈地运动;

(10)法国大革命——民主、平等、博爱;但知识分子更喜欢光荣革命,可能是比较安全也比较保险;

(11)欧洲文明的辐射——美国的建立,殖民地的财富为欧洲文明发展提供丰沛的物质保障,与此同时,欧洲文明也逐步发展为世界文明。诚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让“东方从属于西方”。

(12)二十世纪的欧洲——《昨日的世界》、德里达的后现代主义

(13)欧洲文明的反动——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

(14)欧洲文明的发展——从同源异流迈向欧盟(马约)。

 

诚如陈先生所言,欧洲文明史始终闪耀着“进步主义”的光辉,每一个世纪总有新事物、新思想产生发展。这和中国是大不相同的。

 

 

##民主与科学

陈乐民先生谈到欧洲文明,他认为欧洲文明能成为现代化的标杆乃至是唯一道路,就在于“民主与科学”。陈先生认为,中国之所以一直在古代社会打转,出不了一治一乱的怪圈,根源在于专制与愚昧。要想真正走入现代,只有大办教育,提升全民的素质,摆脱愚昧、反对专制。

陈先生举了三个例子:他一位同学在上海办的中西进修学院,钱伟长教授办上海大学、清华大学重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陈先生十分赞许这些努力,认为只有大家重视人文学科,才能避免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文化断档与倒退。

陈先生呼吁大家要趁年轻,多读书,把自己培养为有底气、有见识,能自食其力、有能力参加公众生活的“自由主义者”。因为诚如胡适所言:“自由平等的国度不是一群奴才能够建造起来的”。

 

 

#后记

陈先生在授课的时候,已经罹患尿毒症多年,但看他的讲课内容毫无颓唐之气,依然对未来事业信心满满。这真是劳心者的气派。

此条目发表在读书笔记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