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我的阅读

** 导言

2013年我在阅读方面有三大收获:结识了文星这个读书分享平台,购买了一台电纸书,购买了一台MP3。借助文星这个平台,开阔了我的视野,读了许多以前不会去读的好书。有了电纸书,读书的成本下降,选择也比以前丰富得多,超星的书能充分利用起来了。有了MP3,我开始听《家常读书》平台上的有声书,很多以前看不下来的书能够听完,体会到书中的一些妙处。

** 文星照我去读书

今年我读得最兴高采烈的一本书是《云图》。现在还时常拿出《卡文迪许的苦难经历》出来解闷。这是一个一位老人和老伙伴们想尽办法,成功逃离养老院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第一人称叙述的,就像一个爱耍小聪明可又那么可爱的老先生絮絮叨叨地讲起他的苦难经历。表面在诉苦,可又掩不住对自己的得意和自信。

这本书有六个故事。后一个故事中的道具往往是前一个故事的主线。比如在第二个故事中比利时庄园里作曲的年轻人手持的就是第一故事主人公的日记,后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了解前一个故事。我想他们也从前一个故事中受到了启发,来面对自己的生活。说起来,他们每个人都在试图挣脱困境、获得自由。有的是摆脱谋财害命的医生,有的要逃离勒索压榨的作曲家,有的要对抗核电站公司的追杀,有的要解放自己和克隆人。他们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他们都尝试过、努力过。人先要有勇气才有力量去获得自由。

可是勇气与力量被我日渐膨大的肚子挤到了角落。我只是在应付工作,没有下力气掌握应有的技能。我的学业渐渐荒疏,获得执业资质的前途日渐渺茫。我整日敷衍、不求上进,一步一步陷入到换不了工作、找不到配偶的困境。

读了《激荡三十年》,我才想到把困境当成避风塘,是在走向绝境。这本书的主人公都是时代的弄潮儿,获得了或曾经获得过巨大的成功。但是成功者加失败者五六十人。至于“抓大放小”中下岗分流的老工人,和迁移到城市的新工人,住在地下室、合租房里的工人不在故事的叙述范围内。紧要的是企业家精神,而低廉丰富的劳动力无足轻重。以现在的工作技能,接下来的四十年,还有人肯雇佣我吗?在激流中国中,作为个人,如何能够生存下去,这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至于什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这样的话题对于我而言,既不了解、更无力改变。

陷入患得患失的状态之后,我再看《亲爱的安德烈》、《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看法和从前有所不同了。同样是上大学,安德烈是两位博士的大公子,香港大学的高材生,生活自在,考虑的是香港为什么没有欧式咖啡馆,此地人民为何如此匆忙。覃彪喜考虑的是怎么担任学生会的闲职,考试前应该给谁送礼,能保证自己GPA高,顺利取得奖学金。以前我羡慕前者,看不起后者。现在看来,从山崖脚下爬起,在峭壁上摆出扭曲古怪的姿势,踏住旁人放弃的落脚点,拼命向上爬的人,也许更值得我钦佩。比如郭敬明。小时代是他的,大时代终究也是他的。

** 家常读书有声书

家常读书是一位叫网名叫雨中狐狸的先生组建的网络读书平台。平台上都是热心网友自行录制的书目。初听起来呢,和专业播音员的水平有差距。但好在书目选择极为精心。有许多我慕名已久但由于学力有限,没有能力读完的书。

比如雨中狐狸自己播讲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虽只是一本短课程讲义,讲的也是抽离了人事之后的制度,主要还是官制、税制、兵制之类的话题,但尽显钱穆先生的水准。而且雨中狐狸声线沉稳,娓娓到来,仿比代师授业。确实是静下心来读的好书,我每次因相亲失败而烦躁不安,就放上一段《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想那位先生在改天换地之时、于衣食无着之际,在洋人码头之上,依然要竭力说明“中国以往政治,绝不能用黑暗专制来遮蔽”。我就心平气和多了。

再比如六桥梅花网友播讲的《金锁记》和《倾城之恋》。以前读张爱玲的选集,觉得文字非常古怪。开头还是“三十年前上海的月亮”这样五四的东西,马上一转就是“我是老太太的人。二房里没得力的人,才把我调去用的。”这样红楼梦的东西。所以一直读不下去,第一遍连七巧和姜季泽有恋情都没读出来,更别提“为什么七巧不让自己的儿女幸福”这种级别的问题了。听六桥梅花读一遍,才感到张爱玲确实老辣。那种用现代手法来化用古典情节的稔熟。同样是一句“你是医我的药”,范柳原讲和李瓶儿讲完全是两回事。名不虚传。

此外有两本小说连播《1901:一个帝国的背影》和《另一半中国史》。这都是开眼界的书。以前只知道八国联军进北京的屈辱,不知道毓贤杀外国人、连战争对象都没有的宣战诏书、一个国家北方苦战、南方互保。以前只知道岳飞抗金,不知道汉族用囚笼政策蚕食彝族、瑶族的土地。我想还是应该学学外语、多读点书,才能明白“自古以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要把沙文主义错当了民族主义。

** 网络阅读

最后悔的是上了知乎网,让上网浪费时间都有了心安理得的借口。虽然平台上有猪小宝、徐鹏飞这样的行内翘楚,但我读得多的还是张佳玮、梁边妖、马伯庸、周晓农和Yolfilm的作品。我想趁年底还得买本张公子的书,支持他在法国生活得更舒适。
专栏和博客上读到阿莱夫的网易博客和徐达内的媒体札记。写得都很好。阿莱夫是“人情练达成文章”,徐达内是“事事洞悉皆学问”。

此条目发表在读书笔记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