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20年》简要笔记

##引言
《中国网事20年》是一本人物类新闻特写集。本书编者为李军。他是《辽宁青年》、《中国青年》杂志的资深编辑。本书主要目的是向外国读者介绍我国互联网的状况。由于本书主要聚焦在互联网 诸位大佬身上,我觉得这本书称为“中国互联网的大亨小传”更为合适。
##本书主要内容
### 创业者
为方便以后查考,现将本书记叙的大亨和他们创办的企业列举如下:
姓名 所创办的企业和网站
马云 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支付宝
马化腾 腾讯
李彦宏 百度
陈天桥 盛大
史玉柱 巨人
方兴东 博客中国
张朝阳 搜狐网
王志东 新浪
李开复 创新工场
雷军 小米科技
周鸿祎 奇虎360
刘强东 京东商城
朱骏 第九城市
龚海燕 世纪佳缘
龚少辉 三五互联
李想 泡泡网
黄灿明 皇品微电影
谭天霆 天霆云计算
王三石 疯果网
雕爷 阿芙精油、雕爷牛腩
童哲 万门大学
本书是“互联网+”的真实展现,各位创业者就是利用互联网满足一种需求、解决一种问题,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龚海燕女士明白互联网能给婚姻市场带来巨大的选择范围,关键是如何让用户提供真实的信息,于是她让用户上转房产证、行驶证、学位证的扫描件;
——马云先生明白互联网能够让买卖双方的交流更加通畅,关键是如何让买卖双方信任对方,于是建立了第三方财务平台;
——史玉柱先生明白网络游戏能够人带来极大的刺激和满足感,关键是如何让有钱人一掷千金,于是开创了“低玩免费、高玩高税”的手法,极大地刺激了人民币玩家一掷千金。

在有了好的创意和想法之后,坚持可能是他们最后成功的关键要素,他们一旦认准了道路就会持续不断地走下去:
——刘强东先生和马化腾先生都曾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龚少辉先生甚至将夫人的首饰典当了两次,可依然坚持开办他们的网站;
——李彦宏先生面对谷歌中国强大的竞争压力,启动了闪电计划,在中文识别、关联度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特别是启动了MP3搜索,让竞争对手谷歌中国只能亦步亦趋启动“谷歌音乐”项目。最终在2006年战胜谷歌中国。
(上面一段是按照本书叙述,在其他的书中有不同的观点)。
——陈天桥先生先和韩国传奇的母公司签了两年的代理合同;用这个代理合同向新浪和戴尔借用两个月的服务器;用和新浪的戴尔的合同向中国电信借用两个月的带宽;然后用以上三份合同说服育碧(上海)代销游戏点卡。真是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
——尤其是雷军先生。他的小米科技开创了一种模式,引来了魅族、锤子科技等一系列模仿者。
###成为网络名人
本书介绍了几位通过互联网形成自身知名度的人物,比如传媒老王、“微博女王”姚晨、“天使投资人”徐小平。
我觉得利用互联网,确实有很多人成就了许多以前没有办法成就的事业。例如在知乎网上,有许多大V都出版了图书,例如姬亦轩、朱炫、一笑风云过、蔓玫。
而最让我钦佩的是罗玉凤小姐。本文在介绍罗玉凤小姐的时候,用的称谓是“自信的寻婚者”,但最后一句是:
“In 2010,Sister Feng turned up in an auto show as a car model.Later she went to America.”
她明白她要什么、她得到了。真是不动声色的成功。
##我自己的一点感受
作为一个平庸的人,我自2002年接触互联网以来,只是利用它做了许多愚蠢的事情,毁坏自己的眼睛,让自己的性格越来越孤僻内向。扪心自问,上述这些大亨,我难以望其项背。但我能不能运用互联网做到以下一些事情呢:
——利用互联网上海量的资源,学习一项技能;
——利用互联网交上一位能谈谈讲讲的朋友;
——利用淘宝二手货平台,卖出一点存货。

我觉得互联网就像一片大海,有的人乘长风破万里浪;有的人出海打鱼,丰衣足食;有的人苦练海泳,强健体魄;有的人在海边度假,吃海鲜、晒太阳;有的人沉溺其中,最终淹死了。

我觉得第一、第二种我难以做到,希望能够做第三种人:充分运用网上资源,增长自身才干。绝不能整天在知乎上面消磨时间,任由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头脑中跑马。更不能在哔哩哔哩上看电影、电视剧,对着屏幕呵呵傻笑。

此条目发表在Uncategorized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