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蔡国强的艺术》简要笔记

#引言
2017年9月24日上午,我和我女朋友一起去看了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该片描写了著名艺术家蔡国强先生创作“天梯”这一作品的艰辛历程,展现了他不断追求进取的卓越品质,同时呈现了他在烟火作画、著名焰火作品和现场大型装置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主要内容
本片结构非常清晰:首先是一个引子,用蔡先生的主要作品和他前三次在天梯这一作品上的失败向大家勾勒了其艺术形象。然后按照“起承转合”顺序描写他的艺术生涯:
起(1957-1995):介绍他的少年时代。蔡先生受父亲的熏陶从小学习绘画书法,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舞台设计。然后在日本修炼9年,磨练自己的技能。
承(1996-2008):他在美国做出一件又一件令人惊异的作品,办个展,成为了蜚声世界的“烟火魔术师”。并在2008年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脚印”成为顶级艺术家。
转(2008-2014):在商业上顺风顺水,但在艺术上裹足不前。在2014年APEC开幕式上受到种种限制,做出的作品被行家认为没有主题。于是重新回到本原,去找不知名的艺术家合作。
合(2015):在泉州惠屿静悄悄地完成了500米高的“天梯”,终于完成了艺术家的夙愿。
#蔡先生的卓越品质
本片结构工整,但烟火表演带来的冲击力和想象力显得勃勃生机。蔡先生是极为成熟的艺术家。由于他个人艺术创作手段的特殊性,他的每件作品其实都是一个工程项目。因此,他为了完成作品,就得始终精确地计算质量、工期、成本。从镜头中看来,他谦虚内敛、脚踏实地,毫无骄矜浮夸之气。而当他完成作品,焰火按照他设定的程序一道道腾空而起,光、烟、声、气融合成为一件艺术作品,人们不得不承认,他才华横溢。外在拘谨克制、内在狂放洒脱,蔡先生不愧是第一流的艺术家。
在做好艺术家的同时,本片也从西方人的视角展现了蔡先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首先是忠于国家。蔡先生的主要市场在海外,但2008年他顶住压力指导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烟火表演,没有理会斯皮尔伯格等”大腕“抵制此次盛会的叫嚣。第二是孝顺长辈。2015年他自费在泉州惠屿完成了“天梯”,屏蔽旁人、只为献给他的祖母。
#我的一点感想
看完本片,我纠正了偏见:我以前认为只有建筑学称得上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现在看来烟火表演也称得上。我开拓了眼界:我以前只看过”大脚印“,在本片中我看到了《九级浪》、《黑色的仪式》等等一系列非常精彩的烟火表演。特别是《九级浪》,用非常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环保的重要性。我看见了榜样:凡成大事必作于细。蔡先生每一场烟火表演,从纸面构思、烟火画的制作,工作团队组建、设计、现场布置都极为细琐繁复。蔡先生以远超常人的耐力和细心完成了这每一件无法修改更正的艺术作品。
在讲述蔡先生故事的同时,本片还展现了泉州这座城市,尤其是鲤城区东西双塔的由来。泉州不愧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的发源地。
#附记
本片是在百丽宫电影院苏宁店观看的。

此条目发表在Uncategorized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