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一、读书的一点收获

首先是皇权(所有者)和相权(代理人)之间对于权力的争夺。从独相到双相、到多相并列。从相权能控制监察权,到相权无法控制财权、也不掌握人事考核任免权。相从独立开府建牙的重臣到仅仅是皇帝的秘书。从丞相能参与到大多数机要事务中,到相(大学士、军机大臣)由于奏折制度和题本制度的并行,可能无法掌握关键事宜。在《史记》中,陈平可以在汉文帝面前侃侃而谈,声称丞相的职责就在于“主臣”,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张廷玉为了配享太庙被清高宗反复戏耍侮辱。从官僚集团一分子看来,自然是地位每况愈下、尊严不存。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也正说明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治术日趋完备。

比如在汉代、北周外戚可以揽权、篡位;在东汉、在魏权臣可以受禅让;在唐代,唐文宗流着眼泪说自己受制于家奴。可到了明代,胡闹的正德皇帝一张纸条递出宫门,九千岁就得受剐。修道的皇帝一张纸条递出宫门,经营二十余年、党羽遍布朝野的权臣立即抄家。到了清代,慈禧太后挟持着光绪皇帝逃往西安,在太原就能发电报让深孚众望的李鸿章进京议和,断送了李鸿章当总统的美梦。这一千多年,无数人的血泪锻造出无比严密的皇帝专制独裁制度,也避免了中国不断分裂。

其次是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地方区域划分上,开始以山河形便设置郡县、后来就更多地从犬牙交错来划分行省了。在地方行政权上,汉代郡太守可以自己聘用属官,到了唐代就有中央派出刺史、观察使来做地方首长。到了宋代、一路设四使;到了明代,三司分立、还有镇守太监;到了清代,总督、巡抚、提督、布政使、按察使、学政,互相牵制。在财权划分上,从地方包干到统收统支,直到清代前中期,再清的官也要加征、摊派。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有叛民、无叛官的局面。

其三是赋税越来越重。赋税本有三类:粮食、力役、经济作物与当地土产。从起初的十五税一、三十税一,到租庸调、到两税法,然后是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给我的感受是,就是不断把力役和经济作物与当地土产折合成粮食,然后再用新的名目来取得力役和经济作物。而且管理越来越细密,比如从计口授田到鱼鳞册。虽然其中也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如雍正的“一体纳粮”和“耗羡归公”等好的制度,但毕竟是赋税越来越重。除了晚唐、宋朝、明朝中期运用征关税的方式、明朝中期和清代征收矿税来弥补财用,所有赋税都是从土里熬油、从农人脊背上压榨出来。为了维持大一统,一船接一船的粮食从杭州拱宸桥到通州粮仓。比如到了清代雍正四年,将常州府无锡县一分为二、在一个县城里设置无锡、金匮两县,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征税。

其四是选官途径越来越畅达。从征辟、察举到九品中正,选官范围小、限制多,虽有综合考评的优势,也出了董仲舒、朱买臣这样的人物,可也往往会形成结党之弊。实施科举制度之后,无授官之官,官僚队伍得以常换常新。机会也向社会极大开放,小康之家的子弟也得以参与政权,王朝的执政基础也越来越稳固。不仅如此,由于入则为朝臣、退则为衿绅,朝野都是在同一个官场里熏陶出来,大家都广有联系,这样就形成了一体化的官僚士绅集团。而且也能把有才华的人归拢进入体制。比如我读了洪秀全的诗文,觉得广东学政没点此人作秀才,也确实说不得过错。连要改革古制、尽行西法的康梁都要投考。这一融教育、选官为一体的制度,虽然禁锢人才、限制工商,但对于维持大一统确实功不可没。

其五是军队越来越难造反,可军队也越来越不能打仗。汉代尚有跋扈将军,唐代掌握禁军即可发动政变。从宋代开始就以文抑武,到了明代一纸调令,戚爷爷就带着义乌兵去了蓟北。到了清代,兵权更是零割分散,一省的总督、巡抚、提督各有人马,而且连驻地都不同。比如陕西总督、巡抚驻西安,陕西提督就驻在固原。曾静想要说动岳钟琪造反,简直痴人说梦。可等到太平天国运动起步,看咸丰帝的处置,甲处调几千兵、乙处调几百兵、丙处调粮、丁处调砲,简直是添油战术、给杨秀清来锻炼军事才干的。到了最后,这套布置全不管用,还是得靠蒙古王爷的马队来维持政权。

二、我的一点感想

对于宏观制度进行分析评价,议论得失,既非我之所长、又非我之所愿。我只想谈一谈,既然生活在中国,怎么在这套密密麻麻的制度里如何活下去。

既要看到显制度、更要看到潜规则。比如《显微镜下的大明》提到的帅嘉谟整理人丁丝绢案,从明面上看是这笔税收如何在徽州府下属的各县间摊派,论的是《大明会典》《徽州府志》,可真实情况是各县士绅相互博弈。只看制度条文、不看背后的力量对比,贸贸然下场,拿着几张纸就要挡别人的财路官途,下场估计会不太妙。所以学习规章制度一方面,另一方面要认真仔细观察同事们是如何处理、协调各方面关系的,好把工作做下去。

安分守己、保养身体。比如罗辑思维推荐过一本书《道咸宦海见闻录》。主人公张集馨起点非常高,道光九年的进士、时年29岁。道光十六年外放开始做地方官,做了八个省的布政使、按察使、粮道等官,每一地都有难办的政务。辛劳二十多年获罪全免,发往胜保军前效力筹办粮台,熬到65岁终于在正三品身份退休(他入职是从四品、最高做到从二品)。张先生是百万中挑一的能人(29岁中进士是非常难得的),尚有不足与外人道的艰辛,何况我辈小差役。过好自己的日子,比起用上位者的视角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有意义得多。

不纠结于人事、不痴情于上官。看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有种模糊的感觉,体制内每个人都是中学演示磁场里的一个磁针。磁场是磁针们共同构成的,但磁场不是某个单独的磁针能左右的。有的磁性强、位置重要;有的磁性弱、位置在边缘。不断力求进步、像我个人看过的许多世情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一样,官场、情场、商场处处得意,我自然很羡慕。可虽然现代社会犹行秦制,但终究有些不同。有新的危险与挑战、也有新的挑战,还是应当放宽眼界、尽力去适应。

此条目发表在Uncategorized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