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对于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应该如何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岗位要求?抱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了美国著名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的随笔集《医生的精进》,希望能从他的医学实践中得到一些启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要想在一门专业技艺上有所进步,就需要始终抱有阿图大夫所提及的三个词——勤奋、正直、创新。
先说勤奋。本书切入勤奋这个主题,用了一个极为常见的例子——洗手。阿图大夫指出这件事既重要、又频繁但是很难执行到位。这个例子让我想起了如何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虽然我参加过公文制作格式的培训,但是在撰写审查意见、通知时总会忽视某些细节。比如页码应该距离页边空一格,附横排表格的页码依然在短边一侧,抄送机关最后要加句号的。正如阿图大夫所说,正确严格的洗手能够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出具公文格式规范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发文单位良好的作风。读了《洗手这回事》这篇文章之后,我觉得以后出文对于格式应该更加讲究一点。这是一件小事、但做好它也能表明自己对于工作较为认真的态度。
除了洗手这个例子,在勤奋这一篇中同样对我很有启发的一点是勤于统计。阿图大夫描述的战地医生通宵加班、细致统计致伤原因的场面尤其让我钦佩。而正是通过细致的统计分析,他们找到了造成伤亡的问题。他们让士兵换上了更加美观的护目镜、坚持穿防弹衣。作为一名一线工作人员,我做大量重复性的工作,那么做好统计也非常重要。我现在觉得可以把各类工作分门别类做好台账,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些什么。
再说正直。在这一篇中,阿图大夫列举了医生所面临形形色色的压力。比如医疗官司、报销费用苛刻的保险公司,还有性骚扰指控。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医疗行业中的佼佼者,依然抱有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一个也不放弃。
虽然我调岗之后做抄抄写写的工作,没有参与到清点清障、重大项目跟踪审核这样的业务工作中,但我觉得自己还是要好好锻炼自己的能力。万一能够重返业务岗位,希望能用工作实绩来证明自己也是可以顶住各方压力的,也能较好执行领导意图的。我想虽然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和医疗有很大差别,但是在要处理好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压力这一点上,还是有相似之处的。要想顶住来自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的压力,首先要明白事理、要在专业方面有权威、有自信;第二就是要正直,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处理好利益纠纷,不要牵扯到其中去;第三是要讲求方式方法,要善于换位思考、善于协调借助各方力量,不要因为某些项目利益纠葛复杂而听之任之,要用一个也不放弃的态度来做好每个项目。
最后说说创新。以前我总觉得创新都是Elon Musk先生这样的人琢磨的,作为一名普通人,考虑不了这么多。但是读了阿图大夫这一部分的记述,现在我觉的要想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是不和或缺的。本书中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每一个成就的起步都异乎寻常的简单,仅仅来源于医生发现问题的意愿和修正问题的决心”。
作为一名政府投资评审工作人员,我觉正态分布(即本书中提到的“钟形曲线”)在这个细分领域同样是存在的。处室有极为优秀的评审工作人员,能把项目投资控制得很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都没有什么异议,关系处理得也很融洽。但也有像我这样的,资金量控制得并不好,而且搞得大家都不开心。当然我不太可能像囊肿纤维化的专科大夫一样,正儿八经地去请教——因为别人也不会教我。但还是应该知道自己在评审手法和能力上有问题,要通过看书、买网上的培训课程自己学。
有了发现问题的意愿,更为重要的是修正问题的决心。本书中有一个例子我印象很深:印度医生缺手术器械、还是用腹腔镜修补穿孔性溃疡、用止血钳做重度脑积水手术。我想以前自己也有抱怨,比如没有实践的机会、缺软件之类的,现在想想这些困难完全是可以克服的。我可以从图书馆借书、看学习强国和bilibili上的视频来学习。可能学得不如别人好,但起码总比现在的自己强。
习总书记所谈的七种能力,当然主要针对的是受到重点培养、要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但是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自己也得努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领导的节奏。就像阿图大夫是通过自己动手术、不断访问同行才领悟到这些道理的,我也不能只说空话,就是做两道题目也是好的。